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郭承站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出海
最新动态
郭承站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出海
2024-12-02
13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就不但对于自身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为世界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经验做法。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服务者,更是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经验的传播者。近年来,各国对环保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使环保产业备受瞩目。在此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出海成为重要趋势,这对企业拓展市场和中国在全球环保事业中发挥作用意义重大。
全球环保市场存在巨大差异,给中国环保企业出海带来诸多挑战。在政策法规方面,发达国家的环保政策法规严格且复杂。例如欧盟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环保法令,如《废弃物框架指令》、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等,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高标准的环境标准和复杂的法律合规程序。中国环保企业若要进入这些市场,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确保符合要求。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和透明度较低,企业可能面临政策突然变动、监管不规范等不确定性,增加经营风险。
市场需求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各异。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长期面临环境污染问题,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需求强劲。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方面要求严格。新兴市场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染控制是环保需求重点。中国环保企业要成功出海,需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并调整策略。
技术标准差异显著。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严格,涵盖产品设计、制造、应用、操作流程、监测手段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如在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领域,对技术要求不仅包括高效节能,还强调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综合影响。全球环保技术标准不断更新升级,且不少国家和地区有本土化标准。中国企业需具备强大研发能力和适应性,否则可能处于劣势。
发达国家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高。中国企业进入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技术能力欠缺、市场渠道不完善等劣势。在新兴市场,虽竞争环境相对宽松,但存在政策风险、经济波动和文化差异等挑战,且文化和商业环境差异需企业适应。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环保企业仍具备独特优势。一方面,中国环保企业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在水处理、固废处理、空气污染控制等核心领域形成有竞争力的技术体系。国内庞大市场需求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升级,使其技术创新更灵活,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是企业优势。拥有完整环保产业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制造、中游工程建设和下游运营服务。利用国内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超大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积累经验,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竞争力,还能提供资源用于研发和市场拓展。此外,中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环保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和应用场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进项目、设备和服务,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如物联网技术可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可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人工智能技术可处理环境监测数据。这些技术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成功出海,中国环保企业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环保设备和技术作为“硬件”更容易在国际市场立足,企业应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提升。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如在水处理设备方面研发高效、节能、环保设备,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最初市场切入点要足够细分、目标明确,集中资源和精力在特定细分市场或区域建立品牌和打造市场影响力。如在水处理领域选择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细分市场。通过集中资源和精力在这些细分市场上,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逐步拓展市场。
深入调研海外市场需求,避免“想当然”的心态,了解和适应当地需求是成败关键。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不能简单将国内成功模式照搬到国外,而应深入了解海外市场需求特点和消费习惯。如欧美市场消费者对环保产品质量和品牌要求较高,新兴市场消费者可能更注重产品价格和实用性。企业应根据不同市场需求特点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从“中外通用型”品类向“海外专有型”品类转型,更好地满足特定市场需求,减少竞争,开辟新蓝海,但这需要企业深刻了解海外市场和具备精准产品定位能力。中外通用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几乎所有从事内贸的企业和供应链都能涉足其中。而海外专有型产品由于对当地文化、生产、生活习惯的深刻理解,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市场需求,因此竞争相对较少,机会也更多。例如在东南亚地区,针对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研发一些适合当地使用的环保产品,如防潮防霉的环保包装材料、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生物肥料等。
借助“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更加深入。拥有专精特新技术和产品的生态环保企业积极参与海外环保项目,足迹遍布越南、印度、土耳其、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各有关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生态环保企业服务着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治理,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呵护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中国环保产业出海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凭借优势和正确策略,中国环保企业必将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为全球环保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球环保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点击查看
团体标准业务介绍
/点击查看
科技成果评价介绍
欢迎关注
了解更多环保资讯
来源 学习时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