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山东用好环保专项资金赋能美丽建设
最新动态
山东用好环保专项资金赋能美丽建设
2025-05-16
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财务系统高质量保障青岛上合论坛、全国监测技术大比武等重点工作,完成垂改以来固定资产大盘点,内部制度进一步规范,首次大规模为基层更新执法监测业务用车,统筹资金支持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等重大任务,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山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向记者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资金项目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在泰安市召开全省环保专项资金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其东在会上强调,当前经济形势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财务管理部门要积极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更硬举措,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环保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项目等资金”“花钱必问效”,全力以高水平资金管理支撑高水平保护,不折不扣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支撑。
确保项目管理有据可依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和储备,全力争取中央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立足长效、积极谋划,对资金项目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为推进国家生态环境预储备项目试点,推动重点项目“常年抓、抓长年”制度化,山东省注重项目监管会商、档案管理、结果应用等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全省综合监管帮扶,省、市、县三级项目现场核查,推动形成资金项目监管合力。对帮扶发现的问题,力促边查边改,有效规范资金使用,推进项目实施。
结合资金使用情况,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的通知》,从项目储备、实施到验收等全流程进行严格规范,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压实管理责任,确保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通过重新修订《山东省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入库申报指南》,抓住有利契机,将省级资金重点用于各市能力建设。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财务处处长郭琦介绍:“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创新建立了‘绩效评价+重点任务’专项奖补资金,利用绩效手段推动重点工作。对国家、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成效好的给予资金奖补。”
2024年,山东省对“无废城市”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安排奖补资金2000万元,带动各市积极开展各项建设任务。2025年,对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谋划进行绩效评价,安排资金2100万元,激励各市提前谋划“美丽山东”建设及“十五五”重大项目。
郭琦说:“接下来,山东还将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奖补,积极推动当前任务重大、但暂时没有专项资金的工作实施。”
在流域环境治理中,山东省不断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省际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干流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II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按照协议约定,山东省作为受益方,累计兑付河南省3个年度1.88亿元生态补偿资金。县际已完成3个年度的补偿资金兑付,共产生补偿金额22.29亿元,有效贯彻了“改善者受益,恶化者赔偿”的原则,最大限度鼓励引导各县(市、区)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有升。
保障专资金用在“刀刃上”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支持重点是什么?”“资金项目监督聚焦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提升项目谋划的精准性,夯实项目前期基础,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山东省邀请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围绕中央资金管理政策导向,深度解读中央项目库指南核心要点,剖析资金监督关键环节,为全省生态环境财务系统上了一堂深入浅出、干货满满的专题培训课。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生态环境系统充分发挥环保资金项目辐射带动效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项目谋划,突出项目引领,强化绩效管理,靶向发力、提质增效,以资金项目赋能美丽山东建设。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需求走”,积极谋划一批夯基础、补短板、强能力、惠民生的好项目,形成“建成一批、退出一批、充实一批”的动态良性循环机制。2024年以来,共策划55个项目进入中央储备库。在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45亿元,助力农村实现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的美丽蜕变。
聚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在项目储备中,对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均需开展的项目鼓励由市级统一打包入库,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支持产业集群整治,以市级或县级区域为单位整体包装集群整治项目,既避免项目小而散,又能突出治理效果。突出重点治理方向,建立指导帮扶机制,确保项目必要且急需,保障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
围绕规范项目管理,提升资金绩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完善生态环境系统项目资金相关管理办法与绩效考核办法,按照事前绩效评估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结果应用五大环节全过程管理原则,逐步实现整体绩效管理全覆盖,以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现场帮扶促进项目进展、提升项目绩效。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统筹省级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下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基层执法能力建设。按照“急用先配、逐步覆盖”的原则,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排污单位分布、执法需求等情况,科学确定执法车辆配备计划,让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在最关键急需的地方,有力破解执法执勤用车保障瓶颈。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积极探索,用足用好现有资金,管好盘活现有设备,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强化资产管理,对存量设备实行统一调配;打造监测设备虚拟“公物仓”,依托“省级共享共用综合平台”与省际协作工作机制,“一仓两用”实现监测仪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高效调配和资源集约利用。
持续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帮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全体财务管理人员要在保障工作中找准定位、把好方向,持续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帮扶,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提出,要以更高站位推进项目谋划。准确把握中央资金支持政策导向,围绕美丽系列建设谋划项目,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共同推动美丽山东建设。鼓励各市研究提出跨区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全省重大工程项目建议,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美丽系列建设等相关工作,加快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实施。
要以更高标准推动资金项目监管。强化综合监管帮扶,牢牢把握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实施进度、预算执行等重点工作,推动资金项目落地见效。省生态环境厅将积极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利用现有项目库数据,建立实时调度机制,积极推动项目实施。
要以更优标准统筹全省能力建设。做好省级统筹,加大仪器设备购置更新,强化生态环境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快完成监测、执法装备配备,逐年提升生态环境部门能力建设水平及相应业务能力。
要以更严要求确保内部财务工作实效。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机制,为单位有序运转“保驾护航”,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财务管理队伍。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强对各单位的技术指导,帮助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推动制度建设与业务履职深度融合,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邵长城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将财务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紧密结合,深度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建立“美丽山东”项目预储备机制,提前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生态环境项目,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资金规范使用。要健全管理体系,筑牢廉洁自律防线,确保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廉洁高效运行。
来
源
丨中国环境APP
作者丨周雁凌 董若义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